2022-07-25 22:05:36
【文/道哥说车听风吟】“汽车是四个轮子上加一个电脑”,智能化的浪潮席卷而来,这句话你一定不止听一个人说过,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性能芯片带来的算力内卷在众多智能电动汽车中蔓延着。
近期有越来越多的车企上马高通8155芯片,并不断向消费者“安利”算力的重要性,甚至一些车企已经开始为新车配置高通8295芯片(5nm车机芯片)。高性能芯片的好处是显著的,以渐成主流的高通8155芯片为例,此前更换高通8155芯片的极氪,相比使用高通820A,CPU算力提升了177%,车机唤醒时间缩短到2s,滑动帧率提升66.1%……
显然,算力提升对于产品的智能体验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但与算力同样重要的还有算法。某国内车企汽车工程师对《道哥说车》编辑表示,现在很多车企都有些过分强调算力,但其实大家在硬件的使用上都大差不差,更应该在算法上找到突破点。正如在打游戏时,设备好坏有一定作用,但个人技术同样不可忽视。
高算力芯片内卷8155已经不够了?
凭借更小制程、更大算力、更低价格,以及更快的迭代速度,高通芯片近年来在汽车行业混的风生水起,俨然成为当前汽车智能座舱市场主流芯片。而与此同时基于高通芯片换代的内卷也在汽车市场盛行。
如小鹏P7、理想ONE(参数丨图片)年限不算长的车型此前还是使用高通第二代平台14nm制程的820A芯片,而在2021年年初魏牌摩卡首发搭载8155芯片至今的1年半时间里,8155芯片已成功“上车”蔚来ET7、小鹏P5、理想L9、威马W6、长城WEY拿铁、广汽AionLX、吉利星越L、智己L7等众多热门智能电动车型。
即便是高通还在量产交付周期中的第四代平台5nm制程的8295芯片也已经被一些车企“预定”,首发车型为百度旗下的集度汽车ROBO-01(目前为概念车)。而这款芯片用于AI学习的NPU的AI算力增长接近8155的8倍,每颗算力达到30TOPS,GPU算力也大幅提升,达到了3100GFLOPS的高水准,相比8155提升接近200%。
就车企们快速抢占8155芯片,并使该芯片成为主流的过程看,热衷于安利高算力芯片的车企,在从820A芯片向8155芯片升级之后,下一步抢用8295芯片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事情。毕竟每一代芯片革新之后,算力提高程度都可以用恐怖形容。
算力冗余好处显而易见算法亦不能放弃
高算力芯片的“上车”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在产品体验上让消费者告别卡顿、宕机等令人心烦的现象,同时也为后续的OTA升级提供了强大的硬件基础,简而言之即,搭载芯片越先进也就意味着日后OTA升级的上限越高。当然,相应的成本也大概率需要消费者来承担。
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也同步发生,尽管不同品牌车型搭载着近乎同算力、同性能的芯片,但产品的体验却截然不同。去年交付的极氪001搭载高通820A芯片,其车机卡顿的问题可是让一众消费者好生烦恼,但同样搭载820A芯片的小鹏P7与理想ONE等造车新势力旗下车型却鲜有车机流畅度方面的问题大面积出现。而这中间或许就存在着软件开发能力、适配能力以及算法等多方面的区别或者说差距。
上述汽车工程师对《道哥说车》编辑表示,其实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车型在芯片的硬件方面都差距不大,甚至根本就是同一种硬件。但比如同样是8155的车机芯片,很多时候就是流畅度不一样,说明在算力之外,算法也很重要,软件开发、应用能力等都很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算力冗余的内卷在智能驾驶上体现的更加明显,蔚来ET7配备了包括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在内的33个高性能传感器,以及4颗英伟达DriveOrin芯片,总算力高达1016TOPS,而包括威马等品牌旗舰车型的总算力也基本在同一水平。但各家的智能驾驶口碑却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诸如蔚来、威马等车型明明拥有远超特斯拉几款车型的算力。但很多消费者包括业内人士却总是对特斯拉的智能驾驶赞不绝口,而特斯拉凭借较低的算力获得较好的智能驾驶评价背后或许也在说明算法的重要性。
在智能汽车产品中,芯片、操作系统、算法、数据等均对产品体验优劣有着重要作用,冗余的硬件固然重要,但软实力或许也是不可或缺的。